桥中- 构架全球设计资源的桥梁 -“创新设计”2007年9月刊

news
07.12.12

想更换领导人吗?想招募更好的人才吗?想开发更具市场吸引力的产品吗?您能保证领导更换后组织不动荡吗?您能让人才能适应您的组织吗?您能使新产品源源不断出现又符合市场需求吗?这些都是桥中常问的一些问题。

成立于2003年的桥中设计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专门致力于“设计管理”的设计公司,合作伙伴包括三星、联想、日立、好孩子、华为、李宁、通用汽车等。说到设计管理,似乎跨入了另一个专业,设计专业乎?管理专业乎?至今学术界仍然对“设计管理”与“管理设计”争论得喋喋不休。就桥中的理解而言,设计管理提供的是“围绕着设计管理者服务”,包括战略型设计管理、设计研究、资源整合以及专业培训等。第一,设计管理者关注的是设计的方式,即怎么样把项目做得更好。第二,他需要知道怎样把团队建立好。桥中就是围绕设计管理者的需求,帮他们提供信息,帮他们找到合适的合作多伙伴,帮他们推荐新的人才,同时也通过设计研究和设计管理资讯来指导企业下一阶段设计的实现。

准确来说,桥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设计研究机构,也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产品造型设计公司。他们试图建立一种设计资源联接的平台、设计信息交流的平台,其公司名称和理念中的“桥中”就是此意。但“桥中”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在于此,而是“明道”。“明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计管理,包括设计策略、设计部门的组织架构、企业跨部门的协同流程、企业内部资源建设与共享等;一是设计研究,包括消费者的特征、竞争对手的状态、社会文化、市场竞争等。前者是以设计作为重要手段介入到企业发展、企业管理之中,后者是针对具体的设计部门、设计项目和设计师提供相关信息。设计项目展开之前的关键是“为什么”(Why)而非“如何”(How)。桥中的第三个理念,是“致远”。如做企业内部的培训,通过邀请国外国内一流的设计学院的教授和行业专家,为客户定制全年的设计计划。当然,能够购买这种设计服务的企业需要具有相当的实力和相当规模的设计团队。桥中提供的设计培训不是教他们怎么画图这样的技能型培训,而是教他们怎样去做好设计、怎样去使用一些好的工具,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资源。成熟的设计团队,应能从前期的用户研究到造型、到结构,到后期的用户体验,了解产品的缺陷到底在哪里,市场在哪里,从而确定产品设计的目标。其实设计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而是一个闭环的反馈过程。因此设计部门的工作流程、工作细分,设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协调都很重要。这就是“设计沟通”。

桥中的服务流程

明确研发地位:研发定位,广义上是整体战略定位,狭义上是产品策略定位。正确的研发定位,是企业获得持续成功的保障。成功的产品策略指定需要根据目标市场消费者价值观出发,并研究各群体所需要的利益点。是一个从梳理产品线,确定PI,到有计划的开发新产品的系统过程。

完善组织框架:结构决定性质,一个健康的组织需要有完善的组织架构的支撑。确保组织功能齐全。

调整人力策略:从薪酬方案,绩效考核,培训体系,到职业规划的全方位规划。从设计不同于其他岗位的特性出发,充分考查目前行业内成熟公司对设计类职位的总体评估和薪酬激励方案等为其度身定制了一套人力资源方案。

理顺设计流程:良好的设计流程可以让各设计师及工程师等不同职责人在各个环节各尽其职,同时通过良好的沟通,以目标为思考原点,在每个节点能最大化确保设计是按照最初的定位进行,并有效保证设计结果达到目标的工具。

加强部门协同:在设计流程设计过程中在响应的环节设计了各种表单,分别从市场,营销,售后甚至分销商处获得。通过表单上标准问题的提出,并结合一些观察建议,从而获得与设计输入和信息反馈的闭环系统。创新需要部门协同。必须创建一个基于团队的环境,奖励各个创新者,并更好地集成业务与技术。

扩展战略合作:企业的成功也不可能仅仅依靠自身而获得长期发展,需要足够的资源和广阔的视野。通过与外界有效的合作,可以弥补企业自身不足和获得新鲜的观点和不同的视野。


桥中之黄蔚

黄蔚是中国设计行业国际能见度最高的人士之一。硕士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曾任职于海尔集团设计中心(QHG)和美国通用电气GE/FITCH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历任设计管理协会(DMI)全球顾问委员会成员(2003)、iF中国设计奖评委(2003)、CCTV创新盛典评委(2005/2006)、广州设计周红棉奖中国原创产品设计大赛评委会主席(2006)、伊莱克斯全球工业设计大奖赛评委(2005),兼任上海电影艺术学院荣誉教授、成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堪称中国设计界的“女强人”。

印象
桥中是一个新型的设计服务公司,其服务内容囊括除了传统产品造型设计之外的一切与设计相关的活动,可以视作一个不做设计的设计公司,也可以视作一个真正理解了设计的设计公司。工业设计的根本不在于产品造型,而是借助设计进行资源整合。桥中恰恰利用了其国内外的设计资源优势,成为国内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我很欣慰地看到国内出现这样的公司,引导大量的国外设计家走进来,让他们了解中国;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帮助中国的企业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呢?

              

 

联系我们,了解更多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Short Contact Form - Chinese

span4
span4
spa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