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环境设计的医疗器械
探究国内的门诊输液实况,找寻“下一步”创新机会
背景
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带入创意设计流程,不仅可解答“下一代科技”或“下一代产品”的发展方向疑问,更能获得“如何优化产品体验”的启示。
我们将自己完全融入医院的语境中,并把研究重点设定为探讨护士的日常工作以及病人的就诊体验上,从而完整呈现国内医院的门诊部施行静脉输液治疗的实况,并辨识过程中的各种不适点。
丰富的实况资料,帮助我们的客户锁定未来的创新方向以及制定未来的产品与服务研发计划。而我们的“以病人为中心“的调研方式不仅帮助客户的内部各个团队形成一致的认知与见解,更改变了他们的创新开发流程。
近年,我们客户面临来自国内同类企业越加激烈的竞争。国内厂家往往推出仿冒国外先进设计的产品,并以低价进行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与一些发达国家不同,门诊静脉注射是中国医院经常采用的治疗方式。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医疗体系所接受的门诊病人已达到63亿,其中,40%的病人接受静脉注射治疗。此外,平均一名护士一天要执行50次的静脉注射。因此,执行静脉注射是护士站一项主要的日常工作。
目的
在制定策略或投入开发资源前,必须先了解当前的实况。
由于我们客户的决策团队甚至于研发部门均不在中国,故此他们并不十分了解中国医疗系统的真实状况。他们相信全面的设计研究有助建立清晰的未来发展愿景,并邀请我们进行以下的研究:
捕捉中国门诊输液的全过程
全方面了解:
- 病人接受治疗的过程
- 看护人员日常工作内容和工作量
- 具体剖释静脉注射的每个步骤
定义就诊情绪点和潜在机遇以启发和激发创意方向。
通过对实际状况的解读,了解产品、程序以及日常工作上的不适点,并归纳出产品和服务的潜在创新机会点
过程
通过3个关键步骤, 将“未知” 转化为新知识与见解
快速了解 ——信息收集工作坊(Knowledge Gathering Workshop)
在寻找创新机会的过程中,第一步是需要收集和了解各种资讯与观点。我们相信,通过跨专业领域交流以及“协同创造”(Co-Creation),能有效的收集外部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 KOL)以及公司内部专家所拥有的经验、知识、观点以及各种假设。为此,我们根据本项目的性质,量身策划和主持一场为时3天的工作坊,以帮助本项目的关键持份者取得共识,并就后续调研方向与成果目标进行决策。
此外,本工作坊也是一个沟通平台,让我们以及客户的团队能够直接与资深的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经验和观点—关于照顾病人与医护工作的实际体验以及实施输液治疗的流程。这有助于我们的研究团队辨识、了解与锁定后续实地研究中需重点探究的课题。
成果
生动而深入的呈现国内医院的实况,展示输液过程中关键的不适点与见解,帮助决策层更全面的选择创新方向与订立开发战略。
我们用一系列的文档和图像来展示我们的发现,包括:
- 情景图版(Journey Map):将静脉注射的流程包括医院的生态系统与工作流程视觉化。
- 流程分析图(Task Analysis Map):我们制作了一张9米长的图表,逐步描述静脉注射的流程和组装。
- 视频&照片(Videography & Photography):还原医院的真实行为场景(在保护人员与地点的隐私的情况下)。
影响
提供稳固的基础,帮助客户锁定并聚焦于关键的创新方向。
丰富而深入的调研资料,让我们客户可以对国内现有输液治疗施行实况,快速形成共识。他们能在拥有充分资讯的情况下,对未来产品线规划和建立开发策略上作出合理的决策。 同时,调研资料也成为全球总部对中国以及亚洲市场投资的重要参考。
触动企业内部创新流程的转型
桥中的研究成果,在客户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客户列印了数百本我们撰写的研究项目报告,并分发到全球各地的分部。一瞬间,在区域部门内以至全球各分部之间,牵起了企业内部的跨专业界别的研讨。此外,因为这次成功合作,让这家世界顶尖医疗设备公司意识到“以人为本设计”的重要性,开始把过往以“技术为中心”的传统创新流程,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崭新研发体系。